99久久久精品齐齐综合色圆|中文一级无码黄片精品视频|亚洲成色999久久网站|在线无码国产成人精品

您好,歡迎來到山東合運電氣有限公司網(wǎng)站!

關于合運 | 聯(lián)系我們 | 用戶須知 | sitemap

400-088-6921155-8888-6921

電源問答

首頁 > 電源問答

臨界模式混合光伏微型逆變器的特性分析

時間:2022-12-28 人氣: 來源:山東合運電氣有限公司

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、深圳茂碩電氣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張峰、謝運祥、胡炎申、陳剛、王學梅,在2020年第6期《電工技術學報》上撰文,對臨界模式(BCM)混合光伏微型逆變器的特性進行了詳細分析。

該新型電路拓撲為非隔離虛擬直流母線結構,一方面,繼承了升壓-反激變換器的低變壓器匝比、低漏感量、低電壓應力等優(yōu)點;另一方面,還具有反激變換器的降壓特性。利用混合變換器在BCM的自然諧振特性,實現(xiàn)了主開關管的零電壓或者谷壓軟開關,以及整流二極管的零電流軟開關。

升壓-反激變換器還提供了固有的無損吸收電路,使變壓器的漏感能量得以利用,并實現(xiàn)了主開關管關斷電壓尖峰的鉗位。上述特性使混合逆變器具有比傳統(tǒng)的反激逆變器更小的變壓器體積和更高的變換器效率。文中介紹了其工作原理,同時,推導了一種參考電流數(shù)學公式,以保證高的并網(wǎng)電流質量。

隨著光伏電池技術的快速發(fā)展,光伏模塊成本的不斷降低以及電力電子技術的進步,分布式光伏發(fā)電系統(tǒng)相比其他可再生能源系統(tǒng)表現(xiàn)出極強的市場競爭力。光伏微型逆變器,也稱為光伏交流模塊式逆變器,因具有發(fā)電量高、安全性好、制造成本低、安裝維護方便、支持“即插即用”、系統(tǒng)容量易于擴展等優(yōu)點,在分布式光伏發(fā)電系統(tǒng)中逐漸被采用。

基于虛擬直流母線結構的反激式微型逆變器,輸入輸出隔離、結構緊湊、控制簡單,近年來成為研究熱點。有學者對斷續(xù)模式(Dis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, DCM)和臨界模式(Boundary Conduction Mode, BCM)兩種工作模式進行對比,指出DCM雖控制簡單,具有零電流關斷(Zero Current Switching, ZCS)軟開關特性,但因主開關管的電流應力大,只適用于小功率場合;BCM功率密度更高,控制也不復雜,適合較高功率的應用場景。此外,將準諧振(Quasi-Resonant, QR)技術引入BCM,可實現(xiàn)主開關管的零電壓軟開關(Zero Voltage Switching, ZVS)或谷壓軟開關(Valley Switching, VS),進一步提高了變換器效率。

有學者提出一種適用于BCM的參數(shù)設計方法,對反激逆變器的權重效率進行了優(yōu)化。連續(xù)模式(Continuous Conduction Mode, CCM)具有峰值電流小、電磁干擾(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, EMI)低、濾波器容易設計等優(yōu)點,但控制系統(tǒng)傳遞函數(shù)復雜,且存在右半平面零點,增加了控制器的設計難度。

第三端口用于實現(xiàn)功率解耦的三端口反激拓撲結構,有利于延長逆變器使用壽命,提高其可靠性,然而變換效率有待于進一步提高。交錯反激逆變拓撲,降低了電流紋波和電壓、電流應力,提高了功率密度和功率等級。混合兩相DCM/單相DCM或者兩相BCM/單相BCM控制策略,能有效提高交錯反激逆變器寬負載范圍內(nèi)的效率,但在兩相與單相之間進行過渡時會產(chǎn)生并網(wǎng)電流的畸變,增大了總諧波畸變率(Total Harmonic Distortion, THD)。

有學者采用非互補控制策略的有源鉗位技術,將漏感能量回收利用,降低了漏感尖峰。有學者進一步介紹了一種自適應有源鉗位技術,通過在低電網(wǎng)電壓時,將有源鉗位電路旁路的方式,實現(xiàn)了變換效率的進一步提升。

有學者采用倍工頻工作的輔助開關管,提出一種自適應無損吸收混合DCM/ BCM的反激逆變器,通過在DCM時,旁路無損吸收電路的方法來提高變換器效率,克服了有源鉗位電路中輔助開關管高頻工作的缺點,然而,沒有對DCM與BCM兩種工作模式的平滑過渡展開研究,這將影響并網(wǎng)電流的質量。

有學者將串聯(lián)諧振倍壓整流器集成于基于直流母線結構的反激逆變器,在滿足高增益特性的前提下,降低了變壓器匝比,同時也減小了漏感量,這為解決漏感問題提供了新的思路。然而,采用直流母線結構,逆變單元的開關管也工作于高頻狀態(tài),與虛擬直流母線結構相比,控制更復雜,變換效率更低;此外,該拓撲并非消除而只是降低了漏感量,故仍需采用有源鉗位或者無損吸收技術來回收漏感能量。

升壓-反激變換器如圖1所示,相比傳統(tǒng)的反激變換器,同樣降低了變壓器匝比和漏感量,并且存在固有的無損吸收電路而無需外加電路元件。有學者將升壓-反激變換器應用于基于直流母線結構的微型逆變器,盡管該電路拓撲不具有隔離功能,但可效仿傳統(tǒng)的非隔離組串式或集中式逆變器,通過增加兩個繼電器來滿足安規(guī)要求。然而,升壓-反激變換器不適用于基于虛擬直流母線結構的微型逆變器,原因在于其不具有降壓功能。

華南理工大學電力學院、深圳茂碩電氣有限公司的研究人員,將一個開關管和一個二極管集成于升壓-反激變換器,構建一種非隔離虛擬直流母線混合微型逆變器,并且,基于具有軟開關特性的BCM峰值電流控制,對該新型電路拓撲的特性進行了詳細的分析。

該電路拓撲在半工頻周期內(nèi)交替工作于升壓-反激(Boost-Flyback, BF)模式和反激(Flyback, F)模式:當工作于BF模式時,在低的變壓器匝比和漏感量下,獲得了高的電壓增益和低的電壓應力,此外,還提供了固有的無損吸收電路,漏感能量得以回收利用,實現(xiàn)了主開關管的電壓鉗位;F模式解決了BF模式不能降壓的問題,使得在直流母線處產(chǎn)生直流正弦全波(饅頭波)成為可能。介紹了該電路拓撲的工作原理,并推導了一種參考電流數(shù)學公式以獲得理想的并網(wǎng)電流。

該新型電路拓撲本質上通過引入反激模式將升壓-反激變換器應用于基于虛擬直流母線結構的微型逆變器領域。采用的模式過渡開關網(wǎng)絡(一個開關管和一個二極管)僅工作于倍工頻,不會增加過多的開關損耗和成本。大部分時間工作于升壓-反激模式,可自然地實現(xiàn)升壓-反激模式與反激模式之間的平滑過渡。

理論分析和實驗結果都表明,相比傳統(tǒng)的BCM反激微型逆變器,除了具有高升壓比和軟開關特性外,該逆變器還具有:1)低的變壓器匝比和漏感量,降低了變壓器體積,提高了變壓器利用率;2)低的電壓應力,包括低的理想電壓應力和低的漏感尖峰電壓;3)固有的無損吸收電路,無需外加電路元件;4)較高的變換器效率。


本站聲明:網(wǎng)站內(nèi)容來源于網(wǎng)絡,如有侵權,請聯(lián)系我們,我們將及時處理。

關于臨界模式混合光伏微型逆變器的特性分析,小編為大家就分享這些。更多歡迎聯(lián)系我們合運電氣有限公司。

相關新聞

首頁 產(chǎn)品 手機 頂部
在線客服
聯(lián)系方式

熱線電話

15588886921

400熱線

400-0886921

上班時間

周一到周五

郵箱地址

2466458158@qq.com

二維碼